長尾理論強調的是一種架構,不同於從前我們只在乎當中的內容物,它重視的是全盤的商品。不管是在市場或是文化當中,都可以漸漸感受到它的力量,尤其在現在的環境中,多樣化才能符合各消費者的需求,它已經完全取代成為一個現代企業趨勢。


當暢銷商品的銷量不如以往,很多銷售手法都必須跟上長尾的腳步,以往我們會追蹤暢銷品排行榜的名次變化,我們為暢銷商品付出許多心神,包括製作它們、選擇它們、討論它們、和追蹤它們的起落。但是現在你仔細觀察,將會發現暢銷商品開始有氣無力,也不如以往那樣吃香。即便暢銷排行榜上的第一名還是第一名,但銷售量已經不如昔日驚人,它的銷量已經往尾巴的部分攤分,消費者更能找到符合他們需求的商品。從前我們認為的大眾品味,其實是供需失調的結果,這也是配銷缺乏效率的市場反應,但是,我們現在已經取得之中的平衡,不再受限於”某些大眾”認為的商品,這一項問題主要的轉捩點在於我們的生活已經從原本的實體世界轉向虛擬世界,也就不再有所謂地區的限制,所有的商品或是文化都可以廣泛的銷售、流傳,甚至變成一個無邊無際的市場。



像是沃爾瑪這個大型的百貨商場,它一共有四千五百張專輯的庫存,這些專輯剛好包含了狂想曲需求前端的二萬五千首歌曲,從這裡切斷長尾的圖形,其後的長尾延伸到幾十萬首曲子,可以很明顯的從橫坐標看出之後的下載總量仍是驚人的數字。就如我們所見,需求曲線走到這裡仍沒有觸底,它還是有維持一定量的下載,而這就是長尾驚人的地方。



也曾經風靡一時的郵購型錄是長尾的起步,它讓訂購更具效益,而且種類更多元,能以較低的成本進入市場,所以賣掉一件商品就可以賺得比貨架的商品多一點,龐大的次數下來,就會得到更大的回饋。這種虛擬的零售業轉型為現在的網路購物,網路更是打開了這種沒有空間限制的商品,提供更多的選擇。從數學的角度來解釋這個現象,一個很大很大的數字(長尾中的商品種類數目)乘以一個相當小的數字(單項長尾商品的銷售量)之後,還是會得到一個超大的數字。可以明顯的看出,這些數百萬個冷門商品其實是個高效率和高成本效益的生意。因為科技的進步,使得我們不需要對這些商品支付貨架空間成本,而配銷成本也近乎於零業者只需要賣出一項商品就可以賺得與暢銷品差不多的毛利。



我們可以以此做比喻:現在海面的水線就是經濟門檻,原先在海平面上可被大眾接觸到的只有暢銷商品,而那些不過是海底巨山的一小部分,當配銷成本也就是海平面下降,在水面下的選擇就會顯露出來,而改變了整個海的景觀。



長尾究竟是如何發生的?主要在於我們降低了利基商品的成本。而這也就是靠長尾的三個力量交互作用:

1. 生產工具的大眾化:因為科技技術進步,生產門檻下降,人人都能成為”生產者”,也因此把長尾的尾巴拉更長。

2. 配銷大眾化:必須要有整合者去造就新的市場,讓市場裡兼具暢銷商品和利基商品,進而增加曲線之下的面積。

3. 連結供給與需求:配合篩選器對各類型作品味分析評論,將需求推至尾巴,使得曲線更平緩也將重心往右移,但因為每個人的感覺不同,這並非萬用。



生產工具大眾化就是業餘專家的產生。像是蘋果電腦就創造了這個機會,使消費者成為生產者,改變了經濟的風貌。維基百科也是另一項廣為人知的生產工具大眾化市場,它的好處在於沒有一個主題小到不能建立條目,不過也因為它的不全然正確性引起很多爭論,基於機率統計原則,他是可能性的問題,而非確定性的問題,因為,因為受益於群眾智慧,因此在廣度和深度勢必會隨著時間提升,總體觀之,維基百科仍是驚人的成功。況且,在長尾的頭部和尾巴出發點不盡相同,曲線中有許多部分不是從商業的目的出發。在頭部產品得利強大,商業的考量重於一切,這是專業領域的部分,而尾部則著重於一些動機,像是:名譽,由於出發點的不同,造成的效果勢必不相同,也因此有不同的市場去整合它們。新市場整合了所有商品,根據成本運作,打開商品數量模式,全面的終結庫存,數位化的配送終將難以抵抗。而一旦數量變多,大家對於眾多的廣告逐漸失去信心,轉向對於個人意見的依賴,如何帶動需求成了一項考驗,新的篩選手法正隨時監控商品的品質,新的品味塑造者讓類似興趣的人能夠結合在一起,進而擴大口碑,但是,篩選器沒有絕對,這點很重要!



而所謂80/20的經濟學法則,也就是前百分之二十的人掌握百分之八十的財富,不過這個理論在長尾市場裡會有所改變,長尾的商品項目增加,利用篩選器就能簡單的找到想要的利基商品,使得暢銷商品和利基商品的經濟效益相似,打破原先的經濟學法則。由傳統商業的智慧來說,企業80%的利潤來自20%的產品,因此眾人無不盲從的追尋明星產品,相對的業者也就全力栽培扶植明星企業,導致暢銷商品和利基商品懸殊的商業地位,也因此扼殺了利基商品擺架的機會,市場也因此萎縮。不過,隨著市場百家爭鳴,還有科技的進步,商品種類選擇越來越多,一枝獨秀的商品已不復見。換言之,企業越來越不能指望從小部分的暢銷商品賺得大部分的利潤。Wikipedia定義的經濟學這樣說道:一種在稀少性下做選擇之社會科學。新古典經濟學以經不討論資源豐富的狀況,因為配銷還有相關的邊際成本已經逐漸趨近於零,原先的觀念必須打破以配合現在的狀況。不過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經濟學無法完全解釋所有範疇,就像豐富性之於經濟成長,是改變世界的一股力量,儘管我們對這些商品的支配仍然有限。



短頭爭霸戰明顯地畫分出貨架對銷售的限制,這不僅是數量的限制也是地區範圍的限制,分類模糊也是貨架很嚴重的問題,而一旦貨架變成虛擬的空間,這些界限都會消匿。虛擬的空間沒有地理限制,空間無上限,而分類也因為沒有實體的問題,能夠輕易的搜尋、排版。不過也因此讓商品數量劇烈性爆增,引發一些人對於稀少性的迷失,這些原來的消費者轉成生產者,商品內容物的品質可能會遭受質疑,會有”業餘”就是”不專業”的心理,以及選擇過多造成無法招架的問題,其實這些都是不用擔心的!因為消費者對於商品的需求標準會有一定的水準,他們會對於商品做抉擇;而選擇變多相對的被迫接受不理想的商品風險變低,反而有利於消費者,而且多了篩選器能更輕易的在網路上得到訊息,我們透過各種不同的搜尋去做篩選分類,所以說,選擇多真的比較好;至於價格是否會隨長尾而變動,這就要看該商品是屬於”想要品”還是”需要品”市場,需要品是你無法在其他地方得到的,並且想要得到而不計價格,它的價格會隨越往長尾折扣越少;而想要品是你想要但是不一定要,通常價格不會太高,這就是所謂動態變動定價法。



我們的生活已經明顯的轉向利基,暢銷市場的現象已經崩盤,不過這並不表示我們只存在利基的文化裡,或是必須在利基和暢銷中做單一選擇,反而是兩者都應該具備,也就變成眾多微型的文化並存,我們要在這些不同的層面進行重組,創造更多共通的文化,就像縱橫交錯的網,彼此連結交錯著。以音樂為例,排行榜前100名的,過去可能擁有超過五成的市占率,但到了長尾時代,可能加起來不到兩成五,這是暢銷商品的萎縮,但不是消失。不管暢銷品或者利基商品,兩者最終都不會消失!雖然主流文化傳統的衰退,可能會導致一些人轉而與同好一起自我滅絕,但是,人類的好奇心配合取之不盡的資訊,我們的想法應該會更開拓而進步才對。



長尾理論尤其在發掘娛樂產業上發展更甚。電視的發展成為現代人最為普遍的娛樂活動,不過電視節目仍有節目長短及數量的限制,內容也較其他螢幕產業來的式微;而影音的發展配合網路的迅速,不再侷限於”電視台希望播放什麼?”而是”你想要看什麼?”,這種需求性的發展配合個人化的選擇,讓影音在長尾理論非常突出。



除了娛樂產業之外,商業上的長尾也有一定的發展。eBay就是很明顯的長尾市集,他驗證網路的銷售剩餘實體的拍賣,並且存貨能分散各地,但是存貨成本卻為零。不過eBay有一項很嚴重的缺失,就是他沒有運用到第三股力量-缺少篩選器去作推薦排名,因為其內部本身對於自己的產品不熟悉,也因此會造成品質良莠不齊的問題。Google也是另一項大型的長尾市場,他的買賣是靠軟體去運作,利用搜尋關鍵字達到廣告的效益,因為採取自助式宣傳,所以除了貨架的成本也節省了人力成本,同樣的也沒有銷售通路的問題。



我們生活中充斥著許多長尾,像是大家普遍使用的中華電信手機就是一項例子,它的來電答鈴運用和mp3.com相同手法操作,音樂下載類型廣泛,有眾多選擇,而且電信業者本來就不屬於20/80法則。另外像是104人力銀行,也是因為提供有多元的服務,和眾多的人力水準,造就長尾,也成為一項相當成功的產業活動。



也許現在長尾還在摸索的階段成長著,可是所有文化活動都一定會朝向這個趨勢成長。明日的長尾將會以位元的形式來整合,這也許聽起來不可思議,不過這就是科技的力量。我們現在已經不受貨架和頻道的容量限制,數位化讓我們的選擇爆增,未來將延伸到更多角落。現在我們要考慮的應該是:我們要的是什麼?應該以這個需求作為標的,去執行更多的長尾發展,像是:1.降低成本2.尋找利基3.釋出控制權,而這也是學習長尾的真正意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dt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